~Replay
the World War, 又來到GM喵教官的教育時間~
親愛的司令官,
在戰場上和戰機一樣重要的坦克!
《World of War Machines(二戰硝煙)》的指揮坦克也像戰機一樣,
以第二次世界大戰中使用的
坦克作為主題!
今天是在《World of War Machines(二戰硝煙)》遊戲中
出現的坦克的相關介紹,
現在馬上一起去看看吧!
■ 於第二次世界大戰中帶來勝利的M4謝爾曼

在美國製造並用作聯軍主力坦克的M4謝爾曼!
M4謝爾曼的誕生背景是由於1940年德國入侵法國時,
德軍的3號和4號坦克非常活躍的原因而成。
因周邊沒有具威脅性的國家,所以比起經歷過多次陸地戰爭的歐洲,
陸軍威力較弱的美國看到後受到了衝擊,
為了對抗德國而開始開發新型坦克,M4謝爾曼就此誕生了!
採用適合大量生產的結構製造的M4謝爾曼,加上美國出色的工業實力,
生產產生巨大的協同效應,包括改良或衍生機型,
共製造了49,234台驚人的數字,當時投入到戰線的數量
據說遠遠超過了德國坦克數量的4倍,非常厲害。
與德國坦克相比,M4謝爾曼的火力與防禦力較弱。
利用如此巨大的物量攻勢,製造了與德國的差距
帶來了戰場上的勝利。
較特別的一點是雖然坦克的製造是在美國進行,
但據說最先使用該坦克的是英軍,
以1861年爆發的美國南北戰爭的北軍指揮官「謝爾曼」命名的也是英國軍隊。
■ T-34系列中最強大的坦克SU-100

蘇聯為了強化火力而開始開發的SU-100是
在T-34中衍生出來的驅逐坦克中火力最強的坦克!
但是,雖然擁有在貫穿185毫米裝甲板的威力下射程達1公里的
強大性能,但是二戰當時
只有約4個月左右很短的活躍時間。
原因是SU-100是為了對戰坦克而開發的坦克,
SU-100使用的鐵甲彈也沒有庫存,生產也受到拖延,
因此坦克的開發也一併被推遲了。
雖然SU-100的防禦力多少有些下降,
但引擎性能好,且擁有快速的機動能力,
同時車身高度比SU-85低,有利於埋伏。
得益於此,雖然活躍時間短暫,但名聲還是很不錯的。
SU-100在二戰結束後雖產量不多,
但多年來一直維持生產並活動着。
■ 第二次世界大戰中生產最多的自主反坦克炮M10狼獾

有着綽號"狼獾"的M10是在面對德軍的坦克開始使用重裝甲武裝時
僅靠M4謝爾曼的物量攻勢感到吃力而開發的坦克。
其核心是強化火力和機動能力,用於在後方支援其他坦克或步兵而
開始開發,並以M4謝爾曼作為基礎安裝並改良了3英寸反坦克炮。
M10狼獾最初參加實戰是在北非埃及利比亞戰役,
利用出色的射程和精確度,可以輕鬆遠程攔截敵方坦克。
坦克還安裝了敞篷式旋轉炮塔,可同時觀測多個方向。
當時德國和蘇聯的坦克為了瞄準敵人需要直接移動車體,
但M10狼獾沒有必要而減輕了懸架的負擔。
就這樣M10被評價為給聯合軍於北非戰場帶來勝利的一等功臣,
但也因這部分反而成為了毒藥。
陸地戰爭經驗不足的美軍開發用於後方支援其他坦克或步兵的M10狼獾,
與積極用於交戰且具備一定程度的防禦力的德國和蘇聯的驅逐坦克相比,
低防禦力的M10狼獾受到了很多損傷。
M10狼獾的運用方法雖然多少有些遺憾的地方,
但具有命中率和火力這一堅定的優點而成為在二戰中使用的自主反坦克炮中
生產最多,且一直使用直到戰爭完結,可說是相當善戰的坦克。
■ 如同犀牛般擁有強大威力的犀牛式驅逐坦克

司令官知道Nashorn是什麼意思嗎?
在德語裏是犀牛的意思,就像豹式和虎式等其他德軍坦克一樣,
這輛坦克也是取自於動物的名稱。
第二次世界大戰末期,隨着戰勢開始向聯合軍傾斜,戰鬥力嚴重不足的德軍
為了擊敗蘇聯軍隊的強力坦克T-34,開始開發新的坦克。
因戰鬥力不足需要能夠抓住很多敵方且能快速生產的坦克。
因此,犀牛式驅逐坦克放棄了防禦力,以最大限度地提高火力與機動力的坦克而進行生產。
不僅火力強,命中率也高,輕鬆擊敗了2公里外的目標。
傳聞說甚至能根據情況擊破4公里以外的目標。
犀牛式驅逐坦克發揮機動力等優點,雖然在首次參加庫斯克會戰後,
於所有的戰線上都十分活躍,但到了1944年,德軍完全喪失了制空權,
低防禦能力的問題使它很難再活躍在前線。
在GM喵教官準備的關於《World of War Machines(二戰硝煙)》遊戲中
出現的坦克的介紹到此為止!
但是《World of War Machines(二戰硝煙)》除了今天介紹的坦克外
還有這麼多樣的指揮坦克正在等着司令官們,
請司令官登入遊戲進行確認!
![]()

希望大家愉快地讀完了今天的故事,
下次也會繼續帶來有趣的話題
敬請期待!
謝謝。